体育教学部会同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赴密云开展乡村体育调研8月25日,体育教学部束景丹教授研究团队会同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来到密云区新城子镇塔沟村继续开展乡村体育调研工作。密云区农业农村局、体育局、新城子镇等相关部门领导及成员对中国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和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的来访表示欢迎。
塔沟村因村里山上有一元代宝塔而得名,是密云区经济发展最薄弱村之一,但它却是北京市第一缕阳光的诞生地。村支书为了发展经济带领全村的农民种植红薯,又称“红薯书记”。
调研座谈会在塔沟村养老驿站会议室进行。会议伊始,密云区体育局群体科科长孙鹏按照调研组事先发放的问卷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全面介绍了密云区乡村体育的开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他强调密云乡村体育的发展是在北京市所提出的标准和要求的指导下进行的,主推建设体育特色小镇,在17个乡镇中已建成6个体育特色小镇,还有3个正在审批中,目标建成12个。密云区体育局非常重视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培训,今年在3个乡镇常驻人员中选拔培训了300多人,目标是给每个乡镇、社区村都能配备体育社会指导员。坚持以地域村民结构为导向,开展符合地域、年龄特点的体育项目,体育活动形成了组织化模式。但是,各乡镇没有专门的体育干部,兼职者流动性也比较大,缺乏可持续性发展。
塔沟村村支部书记刘尚国重点阐述了本村在乡村体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用地性质的禁锢、农民对于体育锻炼的认知尚浅,期待“体育+旅游”能带动乡村的发展,希望有更多当地特色项目与体育赛事等。
密云区体育局副局长王玉春介绍了该区开展体育活动的经验和优势。乡村体育利用节假日的推广和开展成为常态化、云蒙山体育示范基地起到了引领作用、举办体育科学大讲堂对当地农民进行体育运动认知的培养、发挥乡村体育示范村镇的带头作用、当地滑雪场对经济发展和育人的贡献等。她还介绍了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和用于体育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和使用情况,并表示体育设施后期维护资金短缺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与会期间,束景丹就上述情况与大家交换了意见。他认为,在进入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乡村体育的发展应首先发掘和传承具有当地特色的地域传统体育文化,彰显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信。从体育发展史来说,奴隶社会的奴隶没钱没闲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只属于上层社会。封建社会的农民有了自主的农闲时间,农村体育开始得以形成。而我们新时代的农村已经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农民们应该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乡村体育的发展必将为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乡村体育的开展可以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努力开发和创新具有农耕文化气息的体育活动项目、赛事,为城市旅游者提供体验的机会,拉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虽然全民健身战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想必这个过程应该是幸福而快乐的。束景丹表示,中国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期待与密云区各乡镇建立长期的合作,力所能及地在师资援助、项目开发和设计、政策建议等方面给予学术和专业上的帮助。
最后,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副主任华杉对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京郊体育发展的课题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课题组从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乡村体育研究要在理论性研究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方法性研究。同时也希望此次协同调研只是开始,在此后的工作中,不断交流,深化合作,真实反映存在的问题。更期望乡村体育服务于真正的农民,充分挖掘和激发乡村体育文化元素。
调研团队先后参观了新城子镇塔沟村、巨各庄镇蔡家洼村,充分了解了各村落的地理环境和位置、人员结构和规模、用地情况等。通过实地考察,两个村落的不同现状和巨大反差,为课题研究开辟了更新、更深、更广的思路。
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副主任华杉、北京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一级调研员王海、密云区体育局副局长王玉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宣传中心农体科员汪辉、密云区体育局群体科科长孙鹏、密云区农业农村局山区建设科科长曹雪琴、新城子镇宣传委员陈稳、塔沟村村支书刘尚国、苏家峪村村支书王银江,体育教学部单美玲、刘莹、屈珊珊、杨洋、李世豪参加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