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关于图书馆的10条冷知识

  关于图书馆的10条冷知识图书馆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公共场所了。不过,熟悉归熟悉,你是否真的了解图书馆呢?

  比如说,世界上十大图书馆是哪十家?各大图书馆的建筑上有哪些发人深思的刻字?图书馆工作台前,走出过哪些家喻户晓的名人呢?

  下文中,作者克莱尔将带我们走近图书馆,去了解世界上各种奇特的图书馆以及相关逸事,发掘图书馆那些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鉴于不同的图书馆对书籍和藏品的分类方法不尽相同,收藏品条目的数量并不能作为唯一衡量图书馆规模的依据。比如,一家图书馆可能会把100本类似的书归到同一个条目下,而另一家则会选择把它们分成独立的100个条目。

  因此,如果仅考虑图书分类方法的不同,图书馆藏书规模的比较和排名标准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变化。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根据各家图书馆自己公布的数据列出了一个2017年十大图书馆的排名:

  很多文学作品、电影和电视剧都描绘了一些极具想象力的图书馆,这些虚构空间也获得了大众的喜爱。

  巴别图书馆《巴别图书馆》是阿根廷文学家博尔赫斯(1899—1986年)于194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博尔赫斯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即一家“无限图书馆”,馆内有世界上所有的图书,但书里的内容都是彻头彻尾的废话、胡话,因此图书馆馆员们永远都在寻找真正“有意义”的书。

  霍格沃茨图书馆在J. K. 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中,霍格沃茨图书馆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场景。这座图书馆堆满了魔药学、魔咒和魔法史领域的魔法书,是哈利、赫敏和罗恩在反抗伏地魔的斗争中的重要阵地。

  太阳谷高中图书馆这是20世纪90年代电视热剧《吸血鬼猎人巴菲》中的图书馆,很不幸地正好建在地狱之口的上方。好在善良的图书馆馆员为巴菲提供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帮助主人公战胜恶魔和其他不为人知的邪恶力量。

  “看不见的巫师学院”图书馆这座图书馆是英国著名幻想小说家特里普拉切特“碟形世界”系列中虚构的图书馆,馆内收藏有各种关于魔法、历史和哲学的书,甚至还有还没写成的书。在《碟形世界》中,书籍是魔法力量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以扭曲和改变空间和时间,这座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魔法世界。该馆的馆员是一只大猩猩,它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从高高的书架上把书拿下来。

  迷宫图书馆在翁贝托埃科1980年的小说《玫瑰之名》中,这座修道院图书馆是最大的基督教图书馆,但是只有馆长和他的助手才能进去。这座图书馆被设计成迷宫的样子,其形制其实是一张由书本按国籍分类摆成的世界地图。

  诺瑞尔先生的何妨寺藏书室在英国小说家苏珊娜克拉克的小说《英伦魔法师》中,吉尔伯特诺瑞尔先生的藏书室收藏有全英最经典的英伦魔法书籍。诺瑞尔先生特意用一个迷宫魔咒来保护他的那些宝贝藏书,只有跟着诺瑞尔先生本人才能找到藏书室的入口,而那些试图自己找到入口的人只会在看似走不到头的走廊里徒劳地原地打转,不管怎么走都只会回到起点。

  很多图书馆都会把一些座右铭或者名著名句刻在图书馆的建筑上,以此激励读者。以下是一些图书馆建筑上的刻字:

  “只要人类还拥有阅读的能力和对知识的渴求,书籍就一直是获取学识的钥匙。”

  “启蒙人类心智,像能驱散黑夜之邪恶的日出一样,消灭人类身心的桎梏与压迫。”

  “牛津学者们啊,为了人类之福祉,托马斯博德利为诸君与知识共和国之全体公民献上此图书馆。”

  “公民的图书馆是最不朽的纪念碑,是一件事、一个人、一份热情的最真实的纪念,因为图书馆能,也只有图书馆能,得到战争和革命的敬意,并在战争和革命中得以幸存。”

  ——约翰鲁波克(1834—1913年)(英国19世纪议员,是英国法定假日(bank holiday)的提议者,初衷是为了鼓励银行职员利用休息时间来阅读书籍。)

  “世界上没有比免费的公共图书馆更理想的民主摇篮了,在这座文字的共和国里,任何阶级、职业、财富的差异都不足为道。”

  “在图书馆的屋檐下,学生能拥有他的罗马,他的佛罗伦萨,他的整个意大利。在书里,他能拥有古典时代的遗产,还有现代社会的光辉。”

  “书籍创造财富。图书馆里的一本书能像一栋房子一样屹立百年。然而,它不仅仅是一件可供享受的消费品,而是宝贵的资产;对于那些需要以知识技能谋生的专业人士而言,这是他们唯一的资产。”

  从2015年开始,纽约公共图书馆就通过社交网络以及“让图书馆馆员为您服务”的话题标签(#letmelibrarianthatforyou)分享了馆内保存的部分针对馆藏资源的最稀奇古怪的咨询。

  这些记录和保存在问题卡上的问题反映了公众在网络时代开始前对睿智的图书馆馆员能力的期待,寄希望于他们所具备的广博的知识储备。以下是一些曾向纽约图书馆馆员提出的非常可爱的问题:

  ◆ “有一本书把臭虫的故事写成了一部跌宕起伏的戏,请问这本书名字叫什么?”(1944年9月)

  ◆ “急需: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的历史人物名单。”(1946年9月)

  ◆ “世界末日大决战什么时候打?谁赢了?有什么后果?”(1960年10月)

  ◆ “如果小孩不喜欢自己的爸妈,那么在纽约市有没有一条法律可以允许小孩跟爸妈解除亲子关系?”(1961年2月)

  ◆ “为什么18世纪英国的油画里有那么多松鼠?人们是怎么驯化它们,让它们不去咬画家的?”(1976年10月)

  ◆ “《惠斯勒的母亲》(19世纪美国画家詹姆斯惠斯勒的代表作,画的是他自己的母亲)是谁画的?”(时间不明)

  (1893—1976年)1918—1919年间,在参加革命之前一直在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馆员。他在图书馆任职的这段时间对他的人生影响很大,当时与他共事的图书馆上司是后来与他一起创立了中国的李大钊。

  雅各布格林(1785—1863年)在和其弟威廉一起追求人生梦想——研究和收集传统童话故事的同时,雅各布格林也靠当图书馆馆员来维持生计。他曾经当过拿破仑的弟弟威斯特法伦国王的私人图书馆馆员,后来进入哥廷根大学任职。

  菲利普拉金(1922—1985年)(英国著名现代诗人) 在拉金的写作生涯中,他也一直在当图书馆馆员,曾在赫尔城大学的布林摩尔琼斯图书馆工作了30年之久。

  埃德加胡佛(1895—1972年)在成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之前,胡佛在国会图书馆工作,主要负责图书的分类目录。胡佛在国会图书馆的工作经验也对他之后建立著名的调查局秘密档案体系有积极的启发影响。

  大卫休谟(1711—1776年)在哲学家大卫休谟编写他的著名六卷本巨著《英格兰史》的时候,他正在爱丁堡大律师协会图书馆工作。1754年,由于在图书馆订购了几本馆方认为“伤风败俗”的图书,休谟差一点儿被图书馆解雇。

  马塞尔杜尚(1887—1968年)1913年,现代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在巴黎的圣内维耶图书馆当图书馆馆员,以此来在创作艺术和学习数学的同时维持生计。

  贾科莫卡萨诺瓦(1725—1798年)传奇的“风流浪子”卡萨诺瓦曾为波西米亚杜克斯的瓦德尔斯坦恩伯爵当图书馆馆员,并曾为伯爵的4万册图书整理编写过图书分类编目。

  刘易斯卡罗尔(1832—1898年)刘易斯卡罗尔,又名查尔斯勒德威奇道奇森,曾于1855—1857年在牛津的耶稣教堂图书馆担任下级图书馆馆员。在结束了这份工作之后,他才去当数学讲师,后来又创作了《爱丽丝梦游仙境》。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有一份资料,记录了全美国的图书馆和学校质疑过或者禁过的图书 (截至2021年2月,此列表已更新至2019年最受争议的十部作品,详情可参考美国图书馆协会网站()) 。图书馆协会并不会自己对图书下禁令,而是对这样的“禁令”进行公开通告,并强调对图书馆进行监管审查的危害性。

  多年来,最饱受争议的书是那些有色情描写或者语言淫秽下流的书籍:很多人都呼吁下令禁止这些书的借阅和流通,以“保护”儿童不受这些他们认为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的“荼毒”。

  图书馆协会关于审查制度的政策是,“图书馆与相关的政府管理机构应恪守一个原则,即家长,且也只有家长,有权利和义务禁止孩子,而且也只能禁止自己的孩子,阅读某类书籍”。

  2015年,最受争议的一本书是约翰格林的小说《寻找阿拉斯加》(本书因涉及青少年的冒犯性用语和性描写而引起争议)。新世纪头10年(2000—2009年),美国图书馆内争议最大的十部作品是:

  “泰坦尼克号”上有两个图书馆,一个在一等舱,一个在二等舱。两个图书馆都是由图书馆主管托马斯凯兰德管理的,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他也不幸罹难了。

  一位幸免于难的年轻科学教师劳伦斯比斯利在他的《巨轮“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一书中对船上的图书馆进行了一番描述,该书于1912年出版,出版的时间距“泰坦尼克号”沉没仅过去了3个月:

  那天下午,图书馆里人很多,毕竟甲板上很冷,不过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澄澈的天空,灿烂的阳光似乎就在预示着一个惬意的夜晚和一个明媚的明天的到来。还有两天船就要靠岸,好天气会一直持续到大家抵达纽约的那天,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令人愉快的好消息。我现在可以回想起那天下午图书馆里的每一个细节:布置精致的阅览室里有沙发和扶手椅,写字台和牌桌四下分散,书桌贴着四面墙摆了一圈,玻璃书架摆在图书馆的一侧,整个图书馆都用桃花心木装饰,刻有沟纹的白色木质圆柱同时也支撑着上方的夹板。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也在图书馆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哈佛毕业的图书收藏家哈利埃尔金斯威德纳不幸遇难,于是他的母亲埃莉诺埃尔金斯威德纳向哈佛捐献了一座图书馆,用来纪念她的儿子。

  1915年,哈利埃尔金斯威德纳纪念图书馆建成,馆内收藏了威德纳的私人藏书,这3300册珍本善本也是图书馆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传说,考虑到儿子的悲惨遭遇,威德纳夫人在捐赠时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游泳。第二个传言说威德纳夫人立了遗嘱,额外捐给哈佛大学一笔钱,让所有的学生每天都吃一份冰淇淋作为甜点,因为这是她儿子最喜欢吃的甜食。可惜的是,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些可爱的要求是真实的。

  大部分人都有过因为忘记按时去图书馆还书而要交纳滞纳金的丢脸经历,但是有些人在这方面实在是极度的夸张。以下是一些还书日期过期时间最长的纪录:

  1789年,乔治华盛顿总统从纽约社会图书馆里借了一本《国际法》;2010年,也就是221年后,位于芒特弗农华盛顿故居的工作人员终于把这本书物归原主了。图书馆方很高兴能收回这本书,并决定不收取30万美元的逾期罚款。

  2012年,芝加哥公立图书馆决定“大赦天下”,不收取所有逾期未还的书刊和资料的滞纳金,然后很高兴地收到了各方归还回来的约10册图书、DVD和有声书。收回来的这部分资源里还有一本1934年被借走的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现已成为一本珍本。

  一名匿名读者把一本逾期图书《蛇的真实世界》寄回给了俄亥俄州的尚佩恩县图书馆,并附上一张纸条:“很抱歉我借了这本书这么久,但我真的读得太慢了!随信附上299.3美元的罚金(41年,2美分一天)。再次向您致以歉意。”

  一位大学教授发现,他的书里有一本是他1966年就读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时从图书馆借出的书。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后,他把这本《亚瑟休克拉夫诗集》还给了图书馆,并表达了自己真诚的歉意。图书馆为能收回这本书感到很高兴,也就免了他8577.5英镑的罚金。

  2011年,澳大利亚卡姆登艺术学院图书借阅馆收到了一本归还的图书:查尔斯达尔文《食虫动物》的初版。这本书于1889年被借出,一直都被放在一名退休兽医的书架上,直到有人发现了书上的图书馆印章,并把它还给了图书馆,此时,已经过了122年。

  2014年,艺术家凯蒂帕特森提倡设立了一家“未来图书馆”,该项目计划在未来100年内收集全球100位作家的100部作品。这些作品将会原封不动地在奥斯陆图书馆封存至2114年,届时每部作品都会印刷出版3000份来与广大读者见面。

  第一位提交自己作品的是加拿大文学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加拿大著名文学家,代表作为《使女的故事》)。 2015年,阿特伍德公布了这部作品的名字——《文人的月亮》,但是没有公布任何其他细节,大家并不知道这是小说、诗歌,还是其他体裁,也不知道它是只有一个字还是有10万字。2016年,第二位作家大卫米切尔(英国作家,小说《云图》的作者)也参与了进来,递交了他的作品《从我身边流走的那条名为时间的小河》。

  每位参与这一项目的作者都需要提交一份作品的电子版和一份作品的纸质版,并且承诺不透露作品内容,让这些秘密尘封至2114年。帕特森还在挪威奥斯陆的努尔马卡森林种了1000棵树,这些树将在2114年为这些解禁后的图书提供印刷原材料。